海德拉巴大学农业科学学院研发 “抗旱抗虫双性状棉花品种”,亩产提升 25%,惠及 2000 农户
海德拉巴讯(记者 卡里姆・阿里)3 月 28 日,海德拉巴大学(University of Hyderabad)农业科学学院 “作物遗传改良团队”
发布研发成果 ——“HYV-2025 抗旱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导入抗棉铃虫基因与耐旱基因,在干旱条件下亩产达 180 公斤,较传统品种提升
25%,且无需喷洒杀虫剂,减少农药成本 40%,已在特伦甘纳邦、安得拉邦 10 个棉区试点,惠及 2000 余农户。
研发团队负责人、遗传育种教授苏尼尔・库马尔介绍,技术核心突破在于 “本土基因适配”:从印度本土野生棉花中筛选耐旱基因,与抗虫基因精准整合,避免外来基因对本土生态的影响;品种生育期缩短至 150 天,适配南部干旱地区短雨季种植。“以前雨季短的时候,棉花要么旱死,要么被虫吃,现在种这个品种,不用天天浇水,也不用打药,收入多了不少。” 特伦甘纳邦沃朗加尔县棉农普拉文・雷迪,种植 HYV-2025 后每亩增收 1.2 万卢比(约合 1080 元人民币)。
目前团队已与特伦甘纳邦农业部门合作,建立 5 个种子繁育基地,月产能达 50 吨;编制《抗旱棉花种植手册》,用泰卢固语、乌尔都语双语标注管理要点,培训 300 名 “棉花技术专员”。苏尼尔教授表示,下一步计划将技术推广至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棉区,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问题。
- • 德里 AI 医疗应用学院开设 “基层 AI 医疗诊断” 专业 破解农村看病难
- • 海德拉巴科技大学新增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 本科专业,首年招生 90 人,聚焦基层医疗
- • 德里大学斥资 20 亿卢比建跨学科科研中心 聚焦公共卫生与 AI 融合
- • 孟买设计学院与意大利米兰设计学院共建 “印意传统手工艺创新联合实验室”
- • 阿姆利则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研发 “农村低成本谷物加工设备”,效率提升 60%
- • 艾哈迈达巴德大学建 “中西部非遗数字博物馆” 永久保存传统技艺
- • 那格浦尔理工学院设立 “农村手工艺传承奖学金”,每年资助 80 名学生,守护非遗技艺
- • 及 8000 名特里凡得琅开放大学推出 “农村纺织技艺在线平台”,覆盖 4 种非遗织艺,惠织女
- • IIT 马德拉斯上线 AI 微学位课程 SWAYAM 平台注册破 4700 万
- • 金奈女子工程学院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设 “女性 STEM 联合培养项目”
- •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共建双学位项目
- • 尼赫鲁大学推出 “全球学者奖学金计划”,覆盖国际生全额学费
- • 艾哈迈达巴德理工学院设立 “低收入家庭 STEM 奖学金”,每年资助 75 名学生,覆盖学费与实习
- • 哈里亚纳邦冷链物流学院开设农产品冷链专业 解决农产品损耗难题
- • 孟买理工学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建 “印美清洁能源联合实验室”,聚焦氢能存储
- • 西孟加拉邦手工皮革学院开设非遗皮革数字化设计专业 活化传统皮革工艺
- • 印度国家开放大学推出 “乡村在线学习平台”,覆盖 12 种地方语言,惠及 30 万农村学习者
- • 印度政府 “国家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 2024-2025 学年申请启动,覆盖 50 万大学生
- • 加尔各答建筑学院 “可持续校园改造项目” 完工,成绿色示范校园
- • 拉贾斯坦邦发布 “2025 高校特色学科大全”,涵盖 38 所院校,突出沙漠农业、珠宝设计
- • 2026 印度南部高校专项排名发布 多领域院校凸显区域特色
- • 加尔各答大学化学学院:研发 “低成本水质净化材料”,农村饮用水净化率达 99%
- • 海德拉巴女子大学新增 “女性创业与数字营销” 本科专业,首年招生 80 人
- • 瓦拉纳西梵语大学研发 “梵医草本牙膏”,成本仅 50 卢比,缓解牙龈问题有效率 88%
- • 阿萨姆邦农业大学开设茶产业全链条专业 从种植到文创赋能本土茶企
- • 喀拉拉邦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学院开设特殊儿童艺术治疗专业 用艺术搭建沟通桥梁
- • 印度技能发展部推 “行业认证在线课程” 100 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
- • 德里大学北校区新校区启用,新增 3 个跨学科专业
- • 中央邦高校联盟推 “乡村教师数字技能平台” 提升教学质量
- • IIT 德里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启动联合博士项目 聚焦新能源技术
- • 斋浦尔国家法律大学(NLU Jodhpur)2024 年专业与实训体系指南发布
- • 印度国立开放大学(IGNOU)2024 年学科体系与学习支持指南发布
- • 奥里萨邦海洋科学学院研发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 抵御风暴潮灾害
- • 德里大学:2024 年学院体系与专业设置指南发布,16 所直属学院各有特色
- • 海德拉巴中央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共建 “印法人文社科联合研究中心”
- • 马德拉斯大学设立 “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奖学金”,覆盖学费与生活费,资助 500 名学生
- • 古吉拉特邦理工大学研发 “低成本水质检测仪” 破解农村饮水安全难题
- • 班加罗尔私立工程学院与高通共建 “芯片设计实验室” 培养半导体人才
- • 马德拉斯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共建 “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聚焦南亚季风研究
- • 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研发 “抗虫高产棉花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45%,亩产提升 28%
- • IIT 德里与昆士兰大学启动联合博士项目 奖学金覆盖四年学费
- • 班加罗尔大学:新建 “学生创新孵化中心”,支持科技与社会企业项目
- • 中央邦环境艺术学院开设 “城市绿化设计” 专业 改善中部城市生态
- • 旁遮普农业大学研发 “抗盐碱水稻品种” 破解北方邦耕地难题
- • 瓦拉纳西大学 “传统文化在线传承课程” 2024 上线,覆盖 20 万学员
- • 卡纳塔克邦科学学院研发 “智能农业无人机系统” 提升田间管理效率
- • 乌代布尔大学 “农村职业技能在线课程” 2024 上线,覆盖 15 万居民
- • IISc 与塔夫茨大学共建营养科学中心 聚焦慢性病防治
- • 中央邦教育部门推 “农业技术在线平台” 惠及 20 万农户
- • 孟买大学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 “印澳海洋污染治理联合实验室”,聚焦塑料垃圾清理
- • 拉贾斯坦邦沙漠农业学院开设智能节水农业专业 破解沙漠地区种植难题
- • 印度尼赫鲁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联合实验室 聚焦东南亚气候研究
- • 浦那国际大学 2024 年跨学科专业体系指南发布
- • 金奈数学科学研究所 “AI 数学建模实验室” 启用,聚焦气候与疾病预测
- • 马哈拉施特拉邦老年科技适配学院开设老年产品设计与服务专业 应对老龄化挑战
- • 曼尼普尔邦纺织技术学院开设 “智能纺织设计” 专业 赋能本土手工纺织产业
- • 梅加拉亚邦有机农业学院开设有机认证与电商运营专业 打通有机农产品销售链路
- • 印度高校联盟启动 “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计划” 制定本土 AI 伦理框架
- • 勒克瑙大学与日本东京农工大学共建 “印日农业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聚焦小型化农机
- • 德里航空工程学院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共建 “航空维修联合培养项目”
- • 卡纳塔克邦理工学院与 ISRO 共建太空技术实验室 培养航天器研发人才
- • 喀拉拉邦高校集群发布 “2025 院校大全”,涵盖 42 所院校,突出特色学科与就业方向
- • 孟买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研发 “登革热快速诊断试剂盒”,15 分钟出结果
- • 印度兽医科学大学 “农村兽医人才奖学金计划” 2024 启动
- • 拉贾斯坦邦发布 “2025 干旱区特色学科院校大全”,涵盖 32 所院校,聚焦水资源与沙漠农业
- • 德里大学 “社会公平奖学金计划” 2024 启动,资助 500 名弱势群体学生
- • 特里凡得琅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共建 “海洋生物资源联合实验室”
- • 加尔各答大学举办 “年度学术文化节”,设 30 场论坛 + 20 场文化展演,吸引 8000 师生参与
- • 泰米尔纳德邦智能纺织检测学院开设智能纺织质量检测与控制专业 赋能纺织业升级
- • 中央邦印多尔大学开设 “印度传统音乐数字化” 专业 守护文化遗产
- • IIT 博士生自杀危机引学界震动 监察员制度呼之欲出
- • 马德拉斯大学研发新型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突破 28%
- • 印度开放大学推出 “手工纺织在线学习平台”,覆盖 6 种地方织艺,惠及 2 万农村妇女
- • 孟买设计学院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共建 “可持续时尚联合实验室”
- • 科钦大学 “渔民职业技能在线课程” 2024 上线,覆盖 5 万沿海居民
- • 浦那大学与塔塔集团共建 “企业专项奖学金”,资助工程类学生,包实习 + 就业
- • 泰米尔纳德邦马杜赖女子学院启动 “乡村女童教育帮扶项目” 助力性别平等
- • 斋浦尔理工学院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共建 “印德汽车工程联合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
- • 印度管理学院(IIM)2024 年各校区特色项目指南发布,6 所校区聚焦不同领域
- • 阿萨姆邦多民族教育学院开设双语教育专业 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 • 印度理工学院甘地纳格尔分校(IIT Gandhinagar):研发 “农村低成本水质净化膜”,过滤效率达 99.8%
- • 阿格拉开放大学推出 “乡村工匠在线学习平台”,覆盖 5 种传统工艺,惠及 1.2 万工匠
- • 印度管理学院科泽科德分校(IIM Kozikhode)2024 年特色 MBA 项目指南发布
- • 里亚纳邦职业汽修学院与塔塔汽车共建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心
本文 印度大学中文网 首发,如需转载本文章,还请您保留本站链接!网址:https://www.in.kongzi.edu.pl/post/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