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学学院班加罗尔分校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突破 研发本土量子处理器​

印度大学语言学教授 阅读:23 2025-10-11 10:40:39 评论:0

  印度科学学院班加罗尔分校(IISc Bangalore)物理系量子信息实验室近日发布重大成果:成功研发出印度首台自主设计的 8 量子比特处理器 “梵天 - 8”(Brahma-8),该处理器量子相干时间达 120 微秒,量子门操作保真度超 98%,性能达到国际中端量子处理器水平,打破了印度在量子计算领域依赖进口设备的局面,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项目负责人拉吉夫・拉马钱德兰教授介绍,团队耗时 5 年,克服芯片设计、低温控制等技术难题,采用本土制造的超导量子芯片,成本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 1/5。“梵天 - 8” 可实现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核心操作,目前已应用于小分子药物分子模拟与密码破解算法测试,在班加罗尔的量子计算实验室中,研究人员正利用该处理器开发针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分子结构优化模型,预计将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30%。

  为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IISc 班加罗尔分校与印度塔塔集团、信实工业合作,成立 “印度量子计算联盟”,计划 3 年内将处理器升级至 64 量子比特,并建立量子计算应用开发平台,向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开放使用。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已将该项目纳入 “国家量子技术使命”,投入 10 亿印度卢比用于后续研发,预计 2026 年实现量子处理器商业化生产。


开封要闻

本文 印度大学中文网 首发,如需转载本文章,还请您保留本站链接!网址:https://www.in.kongzi.edu.pl/post/3423.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印度留学,印度大学排名,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印度奖学金,印度高校申请,印度课程介绍